A Letter to My Clients (Chinese VerSION)

做项目的时候,经常会有客户拿着某个房子的照片,从Instagram或Redfin上看到的,说要做成这个样子…… 我会为这样的客户感到惋惜,特别是那些做自住房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会因此丧失一个做出他们真正理想住房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我会问他们,“对你来说,这个房子最重要的一个点是什么?是风景、采光、地形的起伏、和邻里建筑的关系、建筑内部空间的分布、某种功能上的特殊需求,流线,哪怕是你的猫猫狗狗如此重要你要围绕他们来设计房子?”不论是什么,反正总有一个点或两个点是每个业主所关心的。那么好了,一旦找到这个点,就以此为出发点来设计房子吧,这样的房子才是客户真正想要的房子,这样的设计才是真实而有趣的设计 (an authentic and interesting design)。

今天早上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上学时候一个设计,也就是17年前,在波士顿外海一个小岛上的小美术馆。找出来看了一下,虽然表现手法很粗糙,但是想法却比我职业生涯中做过的一些项目有意思的多。荒岛上面几乎没有什么,只是场地的起伏和植被的茂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我最原始的想法是想让人身处建筑之中仍能最大化的体验周围的环境,不论是地势的变化还是各种植被。地形南高北低,正好把功能分散沿着地形布置。因为大部分空间是艺术工作室,朝北开大窗和高窗可以提供稳定的北光。地形变化也顺势带出或高或低的室内空间,高的做大教室、绘画雕塑室、和舞蹈练习房,低的做小教室和办公室,各取所需,相得益彰。体块之间的“缝隙”, 也种植当地原生树木,使用者不论看向哪个方向,眼中都是绿色。

Martha's Vineyard, Massachusetts

Martha’s Vineyard, Massachusetts, 2006

既然要体验自然环境,就最大化建筑和地面的界面,所以整个建筑是单层的,屋顶仿佛一片片落叶,散布在大地上。功能中要求的艺术家和学生宿舍,也打散成单体建筑,五六个一团,如同自然村落般有机的分布在场地各处,其间由连廊连接。甚至停车场的布局也像树枝一样嵌入自然,使用起来虽然没有那么一目了然,倒也有趣。功能和体量的排列组合,前期研究了十几种方案,最后和带课教授讨论下共同选择了最优解。

Site Plan Arrangement Study Model 场地布局研究模型

Site Plan 场地平面

至于建筑语言,我在这个项目上深受加拿大建筑师Patkau夫妇的影响,木框架屋顶由钢梁柱结构托起,漂浮在不同的高度,自然光线从屋顶高差间柔和的散射进来。平面布置则参考了我所热爱的苏州园林,貌似无序实则有内在逻辑,即尊重功能流线也顺应地形起伏,主动线尽量沿等高线布置,避免了过多的上下坡,便于无障设计。

Building Components Falling Onto the Terrain 建筑构件依次落在地形上

Precedence Study 范例分析

设计的表达上,除了必有的解析图、平立剖图纸和效果图,还做了一个大大的木制模型。因为地形等高线用四分之一寸的木板表达,要用手持的电动条锯切,每天午饭时间会跑到设计学院地下室的木工房里,基本切好一块右手小臂就酸软无力了,大概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才切好,整个模型花了两周左右。花这么多时间做模型,在现在的商业模式运作下已是奢侈,只好以电脑模型和手绘代替,但效果仍无法望其项背。

Wood Model 木模型

Wood Model 木模型

本来想写一小段话,结果啰啰嗦嗦说这么多,大概只是想告诉我的业主们,设计是一个过程,不是临摹别人的设计,而是要找到一个出发点,对这个出发点忠诚并贯彻始终。这样才能做出好的设计吧。在这个Ins风甚至MidJourney风汗牛充栋却又转眼即逝的时代,不要盲从,不要亏待你自己,既然你已经付出了设计费,就让我们携手把设计这个旅程走完,看尽沿途的风景,达到一个合情合理却又给你带来惊喜的结果吧。共勉!

(顺便说一下,Patkau这对老夫妇,产量极低却件件精品,最近几年的设计语境竟然摒弃了以往的Pacific Northwest风,进化出连年轻人看到都艳羡的设计语言。作为他们精神上的学生,真的是很受激励啊。)

(另外补充一个花絮。期末评图持续了整整一天,我的设计受到一致好评,这是我在GSD的三年半里唯二一致好评的final review。傍晚兴高采烈的回到自己的工作间时发现放在外套口袋里的钱包不见了,而外套就是挂在桌子边上的。上过GSD的同学都知道评图一般是在某个教室举行,而自己的工作间是在Tray上某个角落。也就是说有人在我评图的时间段偷了我的钱包!这是我这辈子目前为止唯一一次被人偷了钱包(敲敲木头)。后来发现贼人盗刷了我钱包里的信用卡,在剑桥市附近的商场买了几百块钱的东西。我报了警,还惊动了剑桥市警察局。他们的侦探调集了商场录像,拍到了贼人面部,还特意跑到学校来让我辨认。可惜我并不认识这个人,线索也就此中断了。可是我当天以及后来的日子里一点也不因为丢了钱包而烦恼,毕竟在GSD得到一个好的final review带来的快乐可以冲淡一切啊!)

Wood Model 木模型

Wood Model 木模型

Wood Model 木模型

Dormitory Cardboard Model 宿舍 硬纸板模型

Sectional Diagram 剖面解析图

Program Distribution Sketch 功能分布手绘图

Rendering 效果图

Rendering 效果图

Rendering 效果图

Rendering 效果图

Rendering 效果图

Rendering 效果图

Rendering 效果图

Rendering 效果图

Rendering 效果图

Rendering 效果图

Rendering 效果图

Rendering 效果图

Rendering 效果图

夏季功能区墙身大样 Summer Program Wall Section

冬季功能区墙身大样 Winter Program Wall Section

Historic Preservation with Koolhaas

This is the thesis research for my master of architecture degree at th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under the advisory of Rem Koolhaas. It systematically compared the preservation ideologies in the West versus China, and concludes that the Chinese model of evolutionary preservation allows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physicality of the buildings to uphold the unchanging cultural essence. The thesis then applies this model to a case study on hutong preservation in Beijing.

Read More

Evolution of House Design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Throughout the time span of a century or so, the evolution of the house design style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has maintained a few common characters as a response to the climatic and geographic contexts. Whether it is a gable roof with protruding eave, or a flat roof with a separately attached overhang, or a sculptural form with shelter carved out of the massing, the successive generations along the historic timeline all try to address the same challenge posed by the regional climate.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has barely shifted, yet the design philosophies have evolved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the larger global trend.

Read More